一方面商业银行慢慢开启艺术品质押贷款,另一方面,P2P网贷也为艺术品投融资撕开了一个口子。 南方文交所钱币邮票中心便率先开启了这种模式,他们与“融资易”平台正式签署战略协议,该平台向南方文交所钱币邮票中心投资人会员授信10亿元。通过P2P模式,为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平台,本次为南方文交所首批10亿授信额度,供其会员借款使用,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投资人的融资需求,另外增加了藏品交易的活跃度。
南方文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市场的融资需求较大,“广州市场去年文化收藏品成交量在几百亿元,若初步估算有5%至10%的成交量具有融资需求。”
近期,南方文交所又通过质押登记服务、网络信息推荐服务,协助交易商会员推出了“文商贷”的业务,南方文交所产权总监陈仲儒告诉记者:“文商贷本身不提供服务,主要是对接交易商和融资机构的融资需求,我们只是做个通道。”
实际上,文交所仍然保持第四方平台本质,为有投融资需求的双方做通道,提供快捷业务申请与服务匹配,所有的风险判断则由融资机构完成,陈仲儒表示,目前南方文交所的合作平台机构还是以P2P为主,未来还是希望银行参与。
核心问题没解决 风险难控
无论是银行在艺术品质押贷款证券化上的初探,还是艺术品P2P的四处开花,在政策主打“文化牌”的总体利好下,任何艺术品资产化、金融化的尝试都是好事,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推进艺术品资产化、金融化的进程。
马健认为:“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不会引入很多市场外的资金,但可以实现市场内资金的合理流动。”不过,在风险控制和解决流动性问题上还需深化创新。
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、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CEO罗嘉元也认为,市场投融资需求是很大,但艺术品市场有其独特的市场特性,艺术金融必须遵从艺术市场本质,“银行是应参与到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中,这不是问题,问题是艺术品市场是否支持银行做该业务,就如银行房地产抵押业务一样,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解决房产确权,市场价格、流通性未知的话,银行也不敢做房地产抵押贷款。”
其实P2P等金融服务也一样,对艺术品金融业务而言,“艺术品资产”确真鉴权、市场定价、流通变现本身的三大难题仍是关键,如果这些核心要素没有解决,任何艺术品金融化手段都存在很大风险。
罗嘉元告诉记者:“我认为在核心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,对艺术品为基础业务的P2P或其他金融产品,风险都会很高,就如2011年艺术品基金火热的年代,发售不是问题,但后面的问题很头疼,所有的艺术金融服务或产品还是要回归‘艺术品资产’的本质看问题。” 
上一页 [1] [2]
|